陆港110kV输变电工程报告表+.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试行) 项目名称:陆港项目名称: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设单位: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盖章)(盖章)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4 年年 6 月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1 BJUT-HP 表-2014 第 号 项目名称: 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 评价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公章) 法定代表人: 郭广生 (签章) 委托代理人: 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登记类别登记类别 登记证编号登记证编号 签字签字 孙治荣 输变电及广电通讯类 B10080071200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职称 岗位证书 职责 签章 王群 教授 B10080011 参加人 李永卿 讲师 B10080045 参加人 邢连壁 教授 B10080006 审核人 2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法人代表 尹昌新 联系人 徐晓进 通讯地址 北京市前门西大街 41 号 联系电话 13718518959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31 建设地点 北京市平谷区马坊物流园 立项审批部门 北京市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 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20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0 总投资 (万元) 8469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50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 比例 0.59% 评价经费 (万元) 6.0 预期投产日期2015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本项目由新建陆港110kV 变电站和新建陆港110kV 输电线路两部分组成, 具体 建设内容见表1。 表 1 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 l 变电站工程 新建陆港 110kV 地上全户内变电 站: 本期规模: 2 台 110/10.5 31.5MVA 有载调压变压器, 110kV进线2回。 终期规模:3 台 110/10.5 50MVA 有载调压变压器, 110kV进线4回。 总用地面积 4205m2,其中变 电站占地面积 3705m2,新征 站外道路面积 500m2,围墙内 占地面积 3441m2;总建筑面 积:2588m2。 新建 110kV 架 空线路 新建双回电源线路径; 线路长度约 2×1.0km 改造 110kV 架 空线路 改建李平一/二马支线路。 线路长度约 2×0.6km 2 输电线 路工程 新建 110kV 单 回临时线路 新建李平一马支单回临时线路, 本 工程结束后拆除临时线路。 线路长度约 1×0.6km 2 2、工程建设必要性、工程建设必要性 现状马坊地区 10kV 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地区发展的负荷增长需求。 为满足马坊地区负荷增长需求,解决该地区变电站 10kV 出线间隔紧张的问题,提 高地区电压质量及供电可靠性,实施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3、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 3.1变电站建设地点变电站建设地点 新建陆港110 kV变电站工程位于北京市平谷区物流园,建设场地现状为空地。 场地北侧为,西侧为马坊物流园规划道路,南侧为空地,东侧有一个北京燃气物流 园调压站,自场地向西1km左右可抵达密三路。具体的位置见地理位置图1和区域位 置图2。 3.2输电线路路径输电线路路径 本工程陆港 110kV 变电站双回电源进线自现状“李平一/二马支”线路上双 T 接,T 接点位于李平一/二马支 15#塔附近,从 T 接塔起新建 110kV 双回线路引入陆 港 110kV 站。 3.2.1新建架空线路路径新建架空线路路径 本工程新建线路T接点选在“李平一/二马支”双回线路的15#塔附近,新建线路 起点T接塔,终点陆港110kV变电站终端塔,新建线路合计长约2×1.0km。 3.2.2改建架空线路路径改建架空线路路径 改建李平一/二马支 14#~16#塔双回线路,线路长约 2×0.6km。 3.2.3新建临时线路路径新建临时线路路径 新建李平一马支单回临时线路,线路长约 1×0.6km。 4、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新建陆港 110kV 变电站为全户内地上变电站,本期安装 110/10.5kV 31.5MVA 有载调压变压器 2 台(1#、3#),终期安装 110/10.5kV 50MVA 有载调压 变压器 3 台。本期 110kV 侧进线 2 回;终期 110kV 侧进线 3 回。 新建110kV双回架空线路,线路长约2×1.0km;改建李平一/二马支14#~16#塔线 路,线路长约2×0.6km;新建李平一马支单回临时线路,线路长约1×0.6km。 本工程总投资846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占总投资的0.59%。主要用于建 设变电站内事故油池、设备隔声降噪、施工期环境管理、线路沿线的土地平整和植 被恢复等。 3 图1 陆港110kV输变电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新建陆港新建陆港 110kV 变电站变电站 N 新建新建 T 接点接点~陆港陆港 110kV 变电站架空线路变电站架空线路 改建李平一改建李平一/二马支二马支 110kV 双回线路双回线路 新建李平一马支新建李平一马支 110kV 临时单回线路临时单回线路 4 图2陆港110kV输变电工程区域位置及评价范围示意图 230m 180m 38m 1 2 5 图3陆港110kV输变电工程线路路径示意图 6 4.1 变电站工程建设内容变电站工程建设内容 4.1.1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陆港110kV变电站为全户内型无人值班有人值守地上变电站。总用地面积 4205m2,其中变电站占地面积3705m2,新征站外道路面积500m2,围墙内占地面积 3441m2。 主要建(构)筑物有主厂房(包括10kV开关室、主变间、室外散热器间、GIS 间等设备房间)、泵房、室外架构、事故储油池和电缆隧道等,总建筑面积2588m2。 站区围墙中心线退用地红线1.0m,采用灰砂砖砌筑实体围墙,围墙高度2.3m。站区 地面铺装采用渗水砖。 综合考虑环境、进出线,本工程主厂房布置于站区中部,主变间北侧布置,厂 房周边设 4m 宽消防运输道路,道路内转弯半径 9m,泵房位于站区西南角,事故油 池位于站区西北角。站区北侧设一处大门通过 40m 长混凝土站外道路与北侧马坊物 流园东河路相连。 4.1.2 电气设备布置电气设备布置 本站除主变散热器布置在敞开式散热器间外,其他设备均布置在户内。主厂房 地上二层,并设地下电缆夹层,层高 3m。110kV GIS 室、主变间层高 9.5m。主厂房 一层布置 10kV 开关柜、10kV 接地变、10kV 站用变,层高 5.0m。二层布置二次设 备室、蓄电池室及 10kV 电容器室等附属房间,层高 4.5m。 二次设备室布置在主厂房二层,全站控制、保护盘、站用电盘及通信盘均安装 在二次设备室。 4.1.3 建筑规模建筑规模 主厂房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为245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 1388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070m2,总高约11.40m,室内外高差1.10m。一层设警 卫室及消防控制室、10kV开关室、接地变室、站用变室、卫生间等,层高5.0m,主 变散热器露天布置,GIS室、主变间层高9.5m;二层设二次设备室、电容器室、值班 室、厨房等房间, 层高4.5m;地下设层高3m的电缆夹层。南北两侧设两部疏散封闭 楼梯,满足人员疏散要求。 由于本站无法获得双路消防给水,故站内需新建消防泵房及水池;泵房为全地 下混凝土结构建筑,地下部分与地下水池构成联合建筑;泵房出入口出地面0.3m, 7 建筑面积约130m2。地下水池深4m,容水体积约380m3,站内做化粪池。 本工程生产类别为丙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主厂房结构形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1.4 电气主接线电气主接线 本期安装 110/10.5kV 31.5MVA 有载调压变压器 2 台(1#、3#变);110kV 侧为 不完全扩大内桥接线,进线 2 回;10kV 侧为单母线四分段环形接线,采用双受电开 关,出线 28 回;每台主变补偿一组 3006kvar 电容器成套装置(1#,5#),串 12% 电抗器。 本站 110kV 系统为直接接地系统, 主变 110kV 中性点采用经合闸专用接地隔离 开关及棒形放电间隙接地方式; 10kV 侧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4.1.5 主设备选型主设备选型 1)主变压器 主变选用三相双绕组油浸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额定容量 31.5MVA,高压侧带 电缆终端箱,低压侧为空气套管。每台主变配置 1 面智能控制柜,就地安装。 2)110kV 配电装置 110kV 配电装置选用 SF6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成套装置(GIS)。一期工程设备 全部上齐。2 回架空进线的 GIS 入口处均配置氧化锌避雷器。每个间隔配置 1 面智 能控制柜,就地安装。 3)10kV 配电装置 10kV 配电装置选用金属铠装全封闭中置式手车开关柜,配真空断路器。 4)10kV 电容器成套装置 10kV 电容器成套装置采用单星形接线,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每台主变安装 6012kvar、3006kvar 电容器各 1 组,单台电容器容量 334kvar,均配置 12%干式铁芯 串联电抗器。 5)接地变及站用变 10kV 采用微机自动接地补偿装置,10kV 接地变选用 1000/200kVA 型干式曲折 接地变 (1#、 3#) , 二次侧兼做站用变; 10kV 消弧线圈采用干式设备, 容量为 800kVA。 以上所选设备均能满足本期和终期短路电流动、热稳定的要求。 变电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参数见表2。 8 表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总用地面积 m2 4205 含进站道路面积 变电站占地面积 m2 3705 含 1.0m 护用地 1 新征站外道路用地面积 m2 500 新建站围墙内占地面积 m2 3441 站内道路面 m2 950 2 环保渗水砖铺地面积 m2 127 3 总建筑面积 m2 2588 4 建筑容积率 0.62 5 建筑基底面积 m2 1275 6 建筑密度 % 28.9 站内 2m×2.1m 电缆隧道 m 70 站内 2m×1.8m 电缆隧道 m 8 7 站内 2.4m×2.1m 电缆隧道 m 12 8 主变事故油池 座 1 55 m3 化粪池 座 1 提升井 座 1 9 阀门井 座 1 10 新建 2.3m 高围墙 m 252 11 场区平整填方量 m3 5100 估 12 外运土 m3 2320 估 3 购好土 m3 2470 估 图4 陆港110kV变电站站区布置图 4.2 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内容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内容 9 1)新建 110kV 架空线路 T 接点选在“李平一/二马支”双回线路的 15#塔附近, 自 T 接塔沿现状路北侧一直向西架设,跨过养殖场,至果各庄南侧,然后线路转向 南跨过现状路,从西侧接入新建陆港站。线路中心与道路南侧红线保持约 15m 的平 行距离。新建线路长约 2×1.0km。 2)改建李平一/二马支 14#~16#双回线路,线路长约 2×0.6km。 3)新建李平一马支单回临时线路,起自李平一马支 14#,经新立 L1 临时塔, 止于南端的李平一马支 16#塔,线路长约 1×0.6km。 输电线路工程电气部分主要材料和结构部分主要材料分别见表 3 和表 4。主要 交叉跨越情况见表 5。 表 3 架空线路电气部分主要材料 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钢芯铝绞线 JL/G1A-240/30 12.2 t 920.7kg/km 钢芯铝绞线 JL/G1A-300/40 6.8 t 1131kg/km 悬垂串 1XD11-0000-07P(H)-2A 24 串 跳线串 1TD-00-07H(P)Z 52 串 耐张串 1ND21Y-0040-07 (H) 120 串 架构用耐张串 1MD1 Y-0000-07P(H) 6 串 光缆 OPGW-13-90-2 2.0 km 路径长(折单),含附件 光缆 OPGW-114/68-16 1.2 km 改造及临时线 瓷绝缘子 U70BP/146D 2780 片 防振锤 FD-4 108 个 接地装置 Q3 8 份 表 4 线路结构主要材料耗量 材料 规格 数量 杆塔钢材 Q345、Q235 155.39t 基础钢材 HPB300、HPB335 19.6t 地脚螺栓 Q235 8.7t 基础混凝土 C20 787.54m3 基础混凝土 C30 74.2 m3 混凝土保护帽 C15 4.8m3 混凝土垫层 C15 33.6m3 表 5 主要交叉跨越统计表 交叉跨越物 次数 备注 等级公路 3 院落 1 成片树木 2 10 泃河 1 改造段跨越 本工程需改造 10kV 线路 10kV 配电线 0.6km 改造 5、给水排水、给水排水 5.1 给水给水 生活给水:站内生活水源来自站外市政给水管网。 消防给水:本站设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水源来自水泵房(地下水池)。消防 系统设一套压力罐自动补水设备。当有火情时,先用压力罐内水供给管道,当压力 降到一定值时,消防泵自动启动,吸消防水池内水。 管道在站区内形成环网,并设阀门井,以利于检修。站区内设室外地下消火栓 四座。用水量为 25 升/秒。管径为 DN100。由站区消防管道环网上接入室内消火栓 系统。用水量为 10 升/秒。管径为 DN100。 5.2 排水排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排入站外市政污水管网。站区道路雨水实施散排。 6 暖通设计暖通设计 6.1 采暖采暖 办公用房、厨房、卫生间等冬季采用陶瓷电阻电暖器采暖,有水房间电暖器选 用防水型。 6.2 通风通风 电气设备间:根据电气一次所提工艺要求计算通风量,设低噪声风机机械排风, 进风由侧墙上的防雨通风百叶自然进风,进风百叶设可拆洗滤尘网,排风选用低噪 声通风设备。 110kV 开关室及其夹层有六氟化硫气体外溢的可能性,故设高低位风口排除六 氟化硫气体。 6.3 空调空调 二次设备室、警卫控制室、值班室等房间设分体空调器,夏季制冷,冬季制热。 6.4 消防消防 火灾发生时要求消防系统联动控制:关闭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等,以自然排 烟为主,确认无火灾危险时可开启风机辅助换气。 7、公用工程、公用工程 11 该项目用水仅为警卫值守时的生活用水,日用水量约为 0.16m3/d,日排水量约 为 0.144m3/d,年耗水量 58.4m3/a,年排水量 52.56m3/a。其水量平衡表见表 6。 表 6 站区日用水量平衡表 部门 用水量(m3)排水量(m3)用水定额 生活用水 0.16 0.144 80L/人·d,按 2 人计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变电站用地现状为空地,不涉及原有污染源及相关环境问题。 本项目新建线路沿线为厂房、空地及公路等,不涉及原有污染源及相关环境问题。 但 T 接点位于李平一/二马支 110kV 双回线路 15#塔附近, 因此在 T 接点附近主要环 境问题是李平一/二马支 110kV 双回线路产生的工频电磁场。表 7 陆港 110kV 输变电 工程周围环境 序号 名称 方位及距离 图片 变电站工程评价范围环境现状 1 拟建陆港 变电站 东侧 12 2 拟建陆港 变电站 南侧 3 拟建陆港 变电站 西侧 4 拟建陆港 变电站 北侧 5 北京燃气 调压站 拟建变电站 东侧 38m 13 6 果各庄民房 距离变电站 180m 7 物流园施工单位 临建房屋 距离变电站 230m 输电线路评价范围环境现状 8 李平一/二马支线 路 15#塔附近 T 接点位置 9 果各庄南侧 养殖场房屋 (拟拆除) 拟建线路下 方 0m 14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 :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 :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平谷区马坊镇。平谷区是北京市的郊区区县之一,位于北京市东北部, 区政府所在地距东直门 70km,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55″~117°24″, 北纬 40°2″~40°22″。 西北与北京市密云县接壤、西与顺义区接壤,南与河北省三河市为邻,东南与天津市 蓟县、东北与河北省兴隆县毗连。境域东西长 35.5km,南北宽 30.5km,面积 1075km2。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平谷地貌由北部、东部、南部山地和中部、西南部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组成,山区、 半山区占七分之四,平原占七分之三。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中间平缓,呈倾斜簸 箕状。东北部的四座楼山周围为中心区,有 17 座山峰超过千米,其中柳树湾山的主峰 东纸壶达 1234m,为最高峰,是与兴隆县的界山。岩石由元古界火山岩、石英砂岩组 成。该山区特点是悬崖耸露,沟深壁陡,溪谷狭长,草木繁茂。分布在镇罗营乡北部、 熊儿寨乡东部与黄松峪乡北部。面积 15.07km2,呈垄岗状或浑圆状。海拔 150~800m 的低山区 456.19km2,呈“M”型分布于北、东、南部,以片麻岩、硅质白云岩、碎硝 岩、碳酸盐岩类构成的单面山、馒头山为主。中低山区占北京市山地面积的 4.5%,是 林果的发展基地。岗台阶地分布于山前,呈环带状由西樊各庄向东,经乐政务、王辛 庄、山东庄、南独乐河、韩庄等乡镇北部转向南至高村镇大旺务村止,面积 131.13 平 方公里,大部分地区已成平坦的块状阶地,为果园分布带。 本工程线路路径位于北京市平谷区,沿线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沿线 途经地区主要为耕地和树林。 3、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泃河是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兴隆县青灰岭南麓,南流蓟县北部黄崖关,经罗庄 子急转向西,在泥河村附近入平谷县境。倚山西流,沿途汇入三泉水、将军关、黑水 湾、黄松峪、豹子峪等季节性河流。至南独乐河村附近潜入地下,在西沥津村附近复 出。此段有北寨、鱼子山季节性河纳入。流经平谷城东门外,迂回折向西南,依次纳 入龙家务、杨各庄的泉水、逆流河、拉鞭子沟水,在前芮营附近纳入洳河,英城村南 纳入金鸡河,折向南流,于马坊镇东南入三河市。在蓟县九王庄附近与州河汇合后流 入蓟运河。总长 180km,境内长 66km。洳河系泃河支流,发源于密云县东邵渠乡的银 15 冶岭。由北往南流经太保庄南入平谷县境。经刘家店、峪口、乐政务、王辛庄、大兴 庄、平谷镇于前芮营村南汇入泃河。总长 40.7km,境内长 22.7km。金鸡河系泃河支流, 史称五百沟水,发源于顺义县唐指山南麓,由西北流向东南,于英城乡河奎村西北入 境,于英城大桥北汇入泃河,总长 27km,境内长 5km。境内多泉,日流量在 20m3以 上的山泉就有 33 处,多出露在片麻岩、灰岩、砂岩、沙砾岩中。流量最大的为靠山集 乡的东沟老泉,流量为 102.96 升/秒。南山村泉日流量 67.6m3,是清澈、优质的天然矿 泉水。 4、气象气候、气象气候 平谷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 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干燥,据平谷气象站 1959~2009 年资料, 多年来平均气温 11.5℃,全年温差较大,最热的 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6.1℃,最高气温 可达 40.2℃(7 月) ,最冷的 1 月份平均气温为-5.5℃,最低可降到零下 26.6℃(1 月) 。 全年降水量平均 75%以上集中在 7、8 两个月。年平均蒸发量 1700mm 左右,相对湿度 50~60%,全年无霜期 180~200 天,最大冻土深度 0.74m 左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 多年平均降水量 633.1mm,最大为 1987 年的 1091mm,最小为 1981 年的 344.5mm。 5、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知的矿物有:金、铜、铝、锌、钨、钼、锰、铁、钾、石英岩、 大理石、花岗岩、水泥灰岩、重晶石、麦饭石、白垩等 20 多种。黄金矿线由东到西长 达 60km,是北京市黄金主要产地,开采始于唐朝,产量居北京之首。大理石分布于西 白山、峪口西山、樊各庄西山、大旺务南山、南山村东山等地。主要品种有墨玉、云 雾、奶油黄、林海、雪花白、栗色。花岗岩分布于玻璃台、三白山、南山村 3 处。玻 璃台的花岗岩储量达 3000 多万立方米,属高级装饰材料,质量在全国排第五,命名为 “平谷红” 。 16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划及人口、行政区划及人口 平谷区辖 2 个街道办事处、14 个镇,2 个乡:滨河街道、兴谷街道、马坊镇、大华 山镇、山东庄镇、口镇、平谷镇、刘家店镇、镇罗营镇、马昌营镇、大兴庄镇、王辛 庄镇、南独乐河镇、东高村镇、夏各庄镇、金海湖镇、黄松峪乡、熊儿寨乡。 2012 年 年末,常住人口 42 万人。 项目所在地马坊镇镇域面积 37.45 km2,辖 22 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 2.3 人。 2、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 马坊镇作为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三区六镇”之一的中心镇,按照产业布局要求, 发展特色经济。全镇已初步形成“三区两带”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三区:指南部工 业区、中部城镇区、北部物流园区;两带:指东部生态休闲产业旅游观光带和西部农 业发展带。 目前,马坊镇工业园区的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 年工业园区新签约企业 9 家,投资约 32 亿元。马坊物流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北京平谷国际陆港正式开关,海关、 检验检疫相继入驻物流基地。这标志着平谷国际陆港业务全面展开。已有 20 几家进出 口企业选择在马坊现场通关,基地待入区企业共有 11 家,注册企业 20 余家。物流基 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通关业务的正常开展,吸引了一批又实力企业的加盟。 3、文化、教育、卫生、文化、教育、卫生 在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投资 300 万元,完成马坊卫生院病房楼 改造及 4 个村级卫生服务站建设,投资 480 万元建成 19 个村级健身场所,并配备健身 器材 20 套,通过整合城乡资源,北大附中平谷分校建设进展顺利,已被纳入市政府名 校办分校范围。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 2001 年以来,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 3.6 亿元,先后完成供水、排水、电力、 道路、电信、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基本实现“六通一平” 。镇域 公路总里程 117km,其中镇区与高速公路连接线里程 0.5 km,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 干支相连的交通路网。 17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大气环境 1、大气环境 本项目地处北京市平谷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根据《北 京市空气质量日报》记录,2014 年 3 月 1 日至 15 日平谷区环境空气质量数据见表 8。 表 8 2014 年 3 月 1 日至 15 日平谷区环境空气质量 序号 监测日期 监测子站 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1 3 月 1 日 平谷镇 96 细颗粒物 2 良 2 3 月 2 日 平谷镇 174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3 3 月 3 日 平谷镇 253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4 3 月 4 日 平谷镇 69 细颗粒物 2 良 5 3 月 5 日 平谷镇 51 可吸入颗粒物2 良 6 3 月 6 日 平谷镇 41 - 1 优 7 3 月 7 日 平谷镇 59 细颗粒物 2 良 8 3 月 8 日 平谷镇 188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9 3 月 9 日 平谷镇 111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10 3 月 10 日 平谷镇 108 细颗粒物 3 重度污染 11 3 月 11 日 平谷镇 225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12 3 月 12 日 平谷镇 41 - 1 优 13 3 月 13 日 平谷镇 46 - 1 优 14 3 月 14 日 平谷镇 58 可吸入颗粒物2 良 15 3 月 15 日 平谷镇 116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由表 8 可知,2014 年 3 月 1 日至 15 日平谷区环境空气质量 1 级天数为 3 天,2 级 天数为 5 天,3 级天数为 3 天,4 级天数 2 天,5 级天数 2 天。本项目所在地空气首要 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2、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所在泃区域内主要地表水体为河下段,根据北京市环保局《2014 年 3 月河 流水质状况月报》 ,该项目所在地周围的泃河下段现状水质类别为Ⅴ2 类。 3、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 平谷地区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含水层较厚,富水性好。地下水类型属于 HCO3--Ca2+-Mg2+型水。北京市平谷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2012 年 5 月对项目所在区域地下 水监测井进行了监测。监测项目及结果见表 9。 表 9 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表 序号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mg/l) 《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mg/l) 1 硝酸盐氮 3.12 ≤20 2 亚硝酸盐氮 <0.002 <0.02 18 3 氯化物 11.4 ≤250 4 硫酸盐 7.58 ≤250 5 氟化物 0.51 <1.0 6 Cr6+ <0.004 ≤0.05 7 铅 <0.01 ≤0.05 8 砷 <0.001 ≤0.05 9 挥发酚 <0.002 ≤0.002 10 镉 <0.001 <0.01 由表 9 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地区域地下水水质明显好于《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中规定的Ⅲ类标准。 4、声环境、声环境 为了解拟建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对本项目变电站四周厂界及线路周 边的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 监测仪器:采用台湾 AZ 仪器公司生产的 AZ-8922 型数字噪音计。 校验证书号:LSac2012-2418,校验日期:2012 年 11 月 2 日 监测时间:2013 年 10 月 31 日,天气晴,温度为 10℃。 监测点:共布设 8 个,分别为变电站的四周厂界及线路周围环境,详见图 2。 监测方法: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对各监测点 环境噪声进行昼夜监测。 监测结果:见表 10。 表 10 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单位:dB(A) 序号 监测点名称 昼间 夜间 1 变电站东边界 45.8 40.9 2 变电站南边界 44 7 39.7 3 变电站西边界 46.6 41.8 4 变电站北边界 47.3 43.1 5 北京燃气调压站 44.5 40.2 6 果各庄民房 48.5 41.5 8 果各庄南侧养殖场 49.5 43.4 7 线路 T 接点 46.4 43.7 由表 10 噪声监测数据表明,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周围各监测 点的昼间噪声最大值为 49.5dB(A),夜间噪声最大值为 43.4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中的所在区域的相应声环境质量标准类。说明本项目现状区域内的 声环境质量良好,有较大的声环境容量。. 19 5、电磁环境、电磁环境 由于高压输变电工程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是电磁污染, 因此为了准确地了解现状环 境的电磁状况,本次评价对变电站周边和线路沿线的电磁环境进行了监测。 监测仪器: (1) 德国 Narda 公司生产的 EFA-300 工频电磁场分析仪, 测量范围是 5Hz~32kHz, 配有 C-0036 号全向电场探头和 N-0017 号全向磁场探头。 校验证书号:XDdj2013-3014,校验日期:2013 年 09 月 17 日 (2)采用北京科环公司生产的 KH3930 型 EMI 测试接收机,配有杆状天线,频率 范围 150kHz~30MHz,测量范围 0~120dB(μV/m) 。 校验证书号:XDdj2013-3662,校验日期:2012 年 11 月 30 日 监测时间:2013 年 10 月 31 日,天气晴,温度为 10℃。 监测点:同噪声监测点位相同,详见图 2。 监测结果:见表 11。 表 11 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电磁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监测点名称 电场强度(kV/m)磁感应强度(mT)无线电干扰 (dB(μV/m)) 1 变电站东边界 0.000845 0.000024 40.6 2 变电站南边界 0.000721 0.000019 38.6 3 变电站西边界 0.000711 0.000028 39.1 4 变电站北边界 0.000746 0.000020 41.7 5 北京燃气调压站 0.000948 0.000031 42.5 6 果各庄民房 0.002380 0.000047 42.7 7 果各庄南侧养殖场 0.006480 0.000104 44.8 8 线路 T 接点 0.753400 0.000463 45.8 从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可知, 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质量良好, 各监 测点的监测值较低。 其中, 最大电场强度为 0.7534kV/m, 最大磁感应强度为 0.000463mT, 均远小于《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中推荐的工频电场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0.1mT 的标准限值。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表明,该地区的无线电干扰值最大为 45.8dB(μV/m),低于《高压 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l5707-1995)中的规定,无线电干扰限值不大于 46dB(μV/m)的评价标准值。 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根据现状监测可知,陆港 110kV 输 变电工程所处地区的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较好, 说明输变电工程所在区域内的现状电 20 磁环境和声环境质量良好,有较大的环境容量适合本工程建设。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实地走访调查,陆港 110kV 输变电工程所在区域非文物、军事保护区,也没有 风景游览、名胜古迹。具体情况见表 12 和图 2。 表 12 环境敏感点描述 序号 地点 距离 图片 1 果各庄民房 拟建变电站西北侧 180m 21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 具体指标参见表13。 表 13 二级标准限值具体指标 序号 污染物项目 平均时间 二级浓度限值 单位 年平均 60 24 小时平均 150 1 二氧化硫(SO2) 1 小时平均 500 年平均 40 24 小时平均 80 2 二氧化氮(NO2) 1 小时平均 200 μg/m3 24 小时平均 4 3 一氧化氮(CO) 1 小时平均 10 mg/m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60 4 臭氧(O3) 1 小时平均 200 年平均 70 5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10μm ) 24 小时平均 150 年平均 35 6 颗粒物(粒径小于等于 2.5μm)24 小时平均 75 μg/m3 1、、 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北京市地表水水体功能分类,泃河下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Ⅴ类标准限值,具体指标参见表14。 表14 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单位:mg/L) 项目 p DO CODcr高锰酸盐指数 BOD5 NH3-N 石油类 标准限值 6~9 2 40 15 10 2.0 1.0 2、、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变电站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3 类标准限值要 求,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输电线路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限值要求,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 4、、 电磁环境质量标准电磁环境质量标准 工频电场:工频电场执行《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 中的推荐值, 工频电场强度限值为4kV/m。 22 工频磁场: 采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磁场 限值 0.1mT 作为磁感应强度的推荐评价标准。 无线电干扰: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95)中的规定,在距 110kV 变电站围墙外 20m 处或输电线路 边相导线投影 20m 处,测试频率为 0.5MHz,晴天条件下不大于 46dB(μV/m)。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生活污水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标准限值 参见表15。 表15 水污染物排综合放标准(单位:mg/L) 项目 CODcr BOD5 SS 氨氮 标准限值 500 300 400 45 2、、 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执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 2011)标准,具体指标参见表16。 表1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dB(A)) 昼间 夜间 70 55 营运期变电站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 3类标准限值,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输电线路噪声执行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限值,即昼 间≤55dB(A),夜间≤45dB(A)。 3、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的指标是CODCr 及氨氮,污水排放量为 52.56m3/a。预计生活污水排水水质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分别为:CODCr排 放浓度约为400mg/L、氨氮排放浓度约为40mg/L,估算CODCr排放总量为 0.021t/a、氨氮排放总量约为0.0021t/a。 2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变电站工艺流程、变电站工艺流程 2、架空线路工艺流程、架空线路工艺流程 主要污染工序: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 1.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来源于变电站基础开挖、渣土堆放、运输 车辆行驶等。 1.2 水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 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过程中结构施工、 车辆冲洗等产生少量的施工废 水,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施工期 施工期 110kV 配电装置 110/10.5kV 31.5MVA 主变压器 10kV 配电装置 值班人员 风机 营运期营运期 110kV 架空进线 10kV 电缆出线 电磁场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电磁场、 噪 声、 事故油 噪声 电磁场 施工扬尘、 施工废水、 固体废物、 噪声、生态环境 塔基施工 线路架设 调试 运行 施工扬尘、施工噪声、 固体废物、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电磁场、噪声 24 1.3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来源于变电站建筑施工、材料的包装等建 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1.4 噪声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