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pdf
HENANNONGYE 河南农业 2 0 1 3 年第 1 2 期 (下 )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 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以有 机肥为基础,提出氮、磷、钾、微肥 的适宜用量和比例的施用技术。大量 实践证明,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 %~1 0 %,粮棉 油作物增产1 0 %以上,瓜果菜等经济作 物增产2 0 %以上。由于该项技术具有增 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本 增效、培肥地力,保护环境等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效能,受 到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视和欢迎。 一、 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 粮多粮少在于肥” ,事实并非完全如 此。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 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 少。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时期需要养 分也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施肥量有 所差异。肥料并不是施的越多越好, 操作不当既浪费肥料、又增加了生产 成本,还会起到影响产量、减少收益 的反向效果。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为了 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来的。 ( 一 ) 作物需肥特点与施肥 在农作物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 中,作物生长对氮、磷、钾的需求最 大,所以称它为作物营养的三要素。 但是,不同作物对养分所需要的数量 各不相同,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 如,水稻、小麦等是以生产淀粉和蛋 白质为主的禾谷类作物,对氮的需求 量较大,磷却次之;而土豆、红薯等 作物为了促进地下块根碳水化合物的 积累合成,对磷钾需要量较大,氮次 之;蔬菜类作物的生产以叶子为主, 对氮的需要量比任何作物都大。作物 的需肥特性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作 物需要选择不同的肥料进行搭配施用。 微量元素虽然在作物体内只占物 重的万分之几,但缺少它们与缺少三 要素一样,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 育,降低产量。例如,油菜缺硼会产 生“花而不实” ,甚至绝收;早稻缺锌 会出现僵苗、白化;大豆缺铜,植株 生长矮小。不同作物对不同的微量元 素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使用大量 元素肥料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作 物配合施用不同的微量元素肥料。 ( 二 ) 土壤的保肥供肥性与施肥措施 土壤是在一定的气候环境条件下 形成的“活生物体” ,它受到形成条 件———成土母质、气候、植被、耕作 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差异较大,土壤 肥力千差万别。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 的养分7 0 %来自土壤,由于不同类型的 土壤肥力和保肥供肥性能存在差别, 施肥的品种搭配要因田、因作物有所 不同,不可千篇一律。 ( 三 ) 有机肥与化肥的相互作用 有机肥是含有氮、磷、钾和微量 元素的完全肥料,在培肥改土方面有 着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肥料不 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 生长,而且有机肥进入土壤后经过分 解和合成,形成土壤有机胶体,与土 壤无机胶体复合促使土壤中形成良好 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 保肥、供肥能力。有机肥和无机肥配 合施用,不仅能起到缓急相济、互为 补充、提高肥料使用效率与作用,而 且还能达到改土培肥,平衡土壤养分, 保持地力常新的目的。 二、 当前我国配方施肥应用情况 多年来,在农业技术部门的推广 宣传下,我国农业科学施肥水平得到 长足发展。由上世纪8 0 年代配方施肥 (补磷 ) 开始,推广由单一施氮向氮、 磷配合使用,到现在的测土配方施肥, 作“测、配、产、供、施”一体化。 各县市都成立了配方供肥站,对推广 测土配方施肥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全国配方施肥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各地农业部门也都建成了配方供肥点, 有机肥料发展由过去的大积大造农家 肥,转变成现在的秸秆还田,实现了 发展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 生物有机肥等综合发展。化肥品种, 由以单质肥料为主,碳铵、普钙当家, 尿素一枝花,发展到复合肥、专用肥, 再到现在的配方肥,以及配合微肥、 氨基酸肥料、生物肥料、叶面肥、包 膜肥、中量元素肥等,肥料品种极大 丰富,科技含量和应用水平日益提高。 近几年来,我国种植业结构不断深化, 由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需肥特性 及经济效益不同,造成两者施肥水平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是经济作物施 肥水平明显高于粮食作物。根据对近 年来化肥施用量统计分析,发现经济 作物化肥用量为2 9 . 4 k g / 6 6 7 m 2 ,粮食作 物为1 8 . 2 k g / 6 6 7 m 2 ,经济作物高出粮食 作物6 4 . 5 %。二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 的肥料养分投入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差 异。粮食作物N ︰P ︰K投入比例为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安阳市土肥工作站王保梅 摘要:以测土配方施肥为研究对象,对提高农民科学施肥能力、促进农作物增产、提高土壤肥力、节本增效、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 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科学施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农业科学 NONG YE KE XUE 52 HENANNONGYE 河南农业 2 0 1 3 年第 1 2 期 (下 ) 1 ︰0 . 3 6 ︰0 . 1 8 ,而经济作物N ︰P ︰K 投 入比例为1 ︰0 . 5 3 ︰0 . 2 8 。经济作物对 磷钾肥的需求比例明显偏高。目前蔬菜 N ︰P ︰K 投入比例1 ︰0 . 5 ︰0 . 7 ,但不少 地方设施蔬菜施肥量远远高于适宜用 量,氮肥严重超量,影响了蔬菜的品 质,对耕地、地下水等资源造成严重 的破坏。经济作物面积扩大,投肥多, 必然促进化肥需求总量的增加及磷钾 肥投入比例的增大。 但是,肥料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 突出的问题。 一是化肥资源不足,品种失衡。 全国化肥1 / 3 需要进口或调进。含量低 的碳铵约占氮肥5 0 %,普钙占磷肥 8 0 %,资源利用率低。 二是投肥比例失调。据大量实验 资料统计,平均单产4 0 0 g / 6 6 7 m 2 的谷物, 一季产量从土壤中带走N 6 . 2 ~1 0 . 4 k g , P 3 . 0 ~4 . 6 k g ,K 7 . 4 ~ 1 0 . 8 k g ,N ︰P ︰K 比例为1 ︰0 . 4 5 ︰1 。目前肥料使用上存 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 , 重大量元素肥料轻微量元素肥料的问 题。全国有机肥与无机肥之比为1 ︰2 . 5 7 , 肥料中氮磷钾三要素之比为1 ︰0 . 5 4 ︰ 0 .2 3 ,与合理施肥要求相比,有机肥和 钾肥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化肥质量不高。磷肥、复混 肥的合格率约为5 0 %左右,微肥、叶面 肥的合格率在2 0 %以下。肥料质量在整 个农资中排名最后,假劣化肥坑农害 农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状况已经成 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个 重要的阻碍因素。其后果是:肥料利 用率低,仅为3 0 %左右,种田成本上 升,效益下降,并造成化肥资源浪费 和环境资源污染;作物营养不平衡, 品质下降,饭不香、果不甜、菜不脆; 作物生长不健壮,抗逆能力下降,病 虫害、旱涝冻害、倒伏等灾害加重。 三、 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技术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就是对耕 地地力进行调查,对土壤养分进行测 试,并开展区域田间试验,结合不同 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供肥性能和 肥料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其主要做法是抓 好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技 术指导“五个环节” ,做好“九项重 点”工作。 “五个环节” :一是测土。平原 6 6 7 0 0 ~ 1 3 34 0 0m 2 ,丘陵6 67 0 0m 2左 右,山区3 33 3 3m 2 ,取一个土样,进 行检测,摸清土壤情况。二是配方。 根据测土结果和作物需肥规律,运用 计算机专家系统,以行政村为单位开 出施肥配方,以通知单的形式发到农 户,农民照单施肥。当前施肥配方技 术的核心是以效益为重点,一般是 “调氮、稳磷、增钾、补微” 。三是配 肥。各地可以兴办配肥站,也可以与 当地化肥生产企业合作联营,根据配 方结果,确定并生产若干适合本地土 壤和作物的配方肥,一般一个地方3 ~ 4 个配方即可满足需要。四是供肥。以 土肥站、农技站为依据,建立供肥网 点,及时向农民供应配方肥,农民照 单购肥。五是施肥技术指导。层层进 行技术培训,办示范样板,使农民看 到效果,乐意接受。 “九项重点”内容分别是: 一是田间试验。通过田间试验, 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 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 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系数和肥料 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 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二是土壤测试。通过开展土壤氮、 磷、钾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 壤供肥能力状况。 三是配方设计。通过总结田间试 验、土壤养分数据等,划分不同区域 施肥分区。同时,根据气候、地貌、 土壤、耕作制度等相似性和差异性, 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 配方。 四是校正试验。根据测土配方施 肥技术方案在每个施肥分区单元,设 置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施 肥三个处理,以当地主要作物及其主 栽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比配方施肥的 增产效果,校验施肥参数,验证并完 善肥料施用配方,改进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参数。 五是配方肥生产。目前不同地区 有不同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 具有活力的运作模式就是市场化运作、 工厂化生产、网络化经营。这种模式 对我国农村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土地 经营规模小、技物分离的现状更有针 对性。我国各县市土肥站可以兴办配 肥站,也可以与当地化肥生产企业合 作联营。 六是示范推广。建立测土配方施 肥示范区,为农民创建窗口,树立样 板,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 推广“一袋子肥”模式,将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物化成产品,打破技术推广 “最后一公里”的“坚冰” 。 七是宣传培训。农民是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的最终使用者,迫切需要向 农民传授科学施肥方法和模式;同时 还要加强对各级技术人员、肥料生产 企业、肥料经销商的系统培训,逐步 建立技术和肥料商持证上岗制度。 八是效果评价。检验测土配方施 肥的实际效果,及时获得农民的反馈 信息,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 和服务体系。同时,为了科学评价测 土配方施肥实际效果,必须对一定的 区域进行动态调查。 九是技术研发。重点开展田间试 验方法、土壤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 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研发 工作,不断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 平。 参考文献: [ 1 ] 张先婉. 土壤肥力研究进展[ M ] . 北京: 中国 科学技术出版社, 2 0 0 6 . [ 2 ] 熊毅, 李庆逵. 中国土壤[ M ] .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2 0 0 6 . [ 3 ] 高凤菊, 吕金岭. 尿素深施对小麦产量及氮 肥利用率的影响[ J ] . 山东农业科学, 2 0 0 6 ( 6 ) . (责任编辑王立河) 农业科学 NONG YE KE XUE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