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箴塞消防设计文件.doc
项目名称:宝箴塞消防改造 设 计 文 件 四川金盾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消防工程设计乙级 证书编号A251008736 2012年10月30日 法定代表人:宋宝春 技术总负责人: 王立 消防设计人: 刘取伟 设计文件目录 一、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况及建设规模 2、工程设计依据 3、设计范围 二、设计图纸 一、 工程概况: 宝箴塞位于四川省武胜县宝箴塞乡方家沟村,始建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秋,占地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690平方米,系当地豪门段氏家族为避战乱而修建的集军事防御、生活起居于一体的全封闭式川东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设计精巧,重叠有序,古色古香,独具特色。占地26000多平方米,8个天井,108道门,塞墙高6.5米,厚0.4至1.5米,长560米。宝箴塞始建于清朝宣统辛亥(1911年)秋至今已有93年历史。前后分二期工程修建,先建正塞,然后建尾塞,历时40多年。 塞为东西走向,平面呈不规则银铤状,首尾阔,中间狭长。塞墙用条石砌成,依山而筑,地势险要,最高处达10米,周长2000余米,仅北面一门可出入。宝箴塞现今保存完好,塞内厅堂房廊气势恢宏,仓库池井部署齐全,总体成七天井四院落布局,有大小房屋百余间,环形炮楼长达2000余米。塞外,有地下通道和塞紧密相联的段家旧宅院和碉楼各一座,面积千余平方米。塞墙顶采用传统的木构屋顶封闭,既可挡风避雨,又可隐蔽作战人员。木构屋架与塞内建筑连为一体,形成独特的防御作战网络。除沿崖防御工事外,其余院落、房屋均为木构建筑。房屋设计有宿房、佣工住房、伙房、库房、仓房、戏楼等,水井、水池、厕所、地下通道等附属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 宝箴塞突出传统的关隘山寨建筑的地形特点,其防御工事借鉴传统的山寨建筑之长,融碉楼、城堡和闽南地区团城建筑风格为一体,形成了全封闭式防御体系,被誉为“国内罕见、西南第一”的川东军事要塞。 2010年广安宝箴塞景区被正式批准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二、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2.建设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和设计任务书。 3.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 4.设计采用的规范: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5).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 (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 (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4S202《室内消火栓安装》 (8).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404《防水套管》 (9).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403《钢制管件》 (10).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S203《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2003年局部修改板)》 (1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1S201《室外消火栓安装》 (1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502《圆型立式阀门井及阀门套筒》 (13).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图及建设方提供的设计要求及相关资料。 三、 设计范围 本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室内的消火栓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系统。 四、 系统说明 1.水源: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 2. 室内消火栓系统 (1) 消火栓系统管网从消防水池400立方米取水,火灾延续时间为3h。消火栓泵采用一用一备,Q=30L/S,H=80m,N=30KW;消火栓稳压泵采用一用一备,Q=5L/S,H=100m,N=5KW;泵房内设一套消防气压罐V=2.5m3,PN=1.2Mpa,室外消火栓系统管道连成环状,在一层设水平环网,环网管径为DN150,立管管径采用DN100的镀锌钢管。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段分别设置阀门,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消防水池设一套液位显示仪,在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消防水池水位。 (2) 室内消火栓布置满足两股水柱同时达到室内任何部位,消火栓柱口出流量不小于10L/S,充实水柱不小于10 米,间距不大于30米。采用DN65室内消火栓,每个消火栓箱内均设消防卷盘一套,在最高处设置一套试验消火栓。 (3)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栓口距地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呈90℃角。 (4)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压力应保证当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布置在任何建筑最高处时,水枪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0m。 (5)室外设2套水泵接合器,与消火栓环管相连。 (6)该泵运行情况应显示于消防控制室和水泵房的控制屏上。火灾时,按动任一消火栓处启泵按钮或消防中心、水泵房处启泵按钮均可启动该泵并报警,泵启动后,反馈信号至消火栓处和消防控制中心。 (7) 管材:消火栓系统的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或无缝钢管。 (8) 管道连接:管径DN<100时丝接,DN≥100时采用法兰或沟槽式钢扣卡箍连接。 (9) 管道防腐:明装管道或管道井内管道刷红丹二度,暗装时刷热沥青二道,埋地管道若为焊接钢管除锈后刷冷底子油一道,沥青二道。 3.建筑灭火器: (1)室内配置建筑灭火器,为A类火灾,按严重危险级设计。 (2)各层按规范配置建筑灭火器箱,设置位置及数量见平面图。灭火器箱每箱内设4具装药量4kg的MF/ABC4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保护半径为15m。 (3)手提式灭火器箱不应被遮挡、上锁或拴系。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火灾报警采取集中报警控制,系统由国产二总线智能报警联动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声光报警器等组成。控制器选用液晶全中文显示报警区域及着火部位,有计算机通讯及打印接口的机型;控制功能符合现行国家对火灾报警控制器的通用技术标准。火灾报警控制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即值班室内)。 (2)、在各房间和楼道均选用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 (3)、在各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器及消火栓按钮。 (4)、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时,保护区的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器将火警电信号,传送给报警联动控制器后,由控制器将接收到的火警信号转换为声光报警信号,并指令现场声光报警器报警,同时指令控制器窗口显示着火部位和打印出相关信息。 (5)、所有联动设备的动作信号、运行状态均返回消防控制室,并能进行手动和自动控制; (6)、线路敷设方式: a、探测报警控制线路及DC24V电源线、消防联动控制线均穿钢管保护,钢管上刷防火涂料,防火涂料颜色与建筑物相同。 b、线管能预埋可敷设于墙或顶板内,线管不能预埋的沿墙或上层楼层明敷设。 c、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7)、设备安装方式: a、感烟探测器吸顶安装,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 b、声光报警器墙上明设,安装高度为距地1.8米,手动报警按钮明装,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5米。 c、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器、浮充稳压电源柜式落地安装;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米,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米。 5、消防广播系统兼背景音乐: (1)、广播机房与消防控制室合用,广播系统为120V定压输出,各层扬声器吸顶安装,扬声器均采用壁挂扬声器(3W);背景音乐广播同时兼做事故广播,音源切换在广播机柜中进行,广播机柜设在一层值班室处,所有广播配线均由此处分线引出。; (2)、广播分配盘、CD数码唱机、功放、前置放大器等设备组合成柜式落地安装; (3)、广播设备至联动控制柜、端子箱连线均在活动地板下敷设,导线经端子箱转引至各层扬声器; (4)、广播设备接地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1欧姆,广播导线采用RVVP2x1.5; 6、火警电话系统: 火警电话为非总线式火警电话系统,导线采用RVVP2x1.0,各值班室和机房各分设1部电话分机; 7、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 (1)、在公共走道及大厅等场所设有应急照明,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3)、安全出口标志安装高度距地不低于2米,且安装在疏散出口和楼梯口里侧的上方、应急照明灯具安装在墙壁距底1.8米,疏散指示灯具墙上安装时距地 0.3m安装。 (4)、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穿管敷设。电线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的铜芯绝缘电线。 五、电源: 1、取自从站用配电盘消防专用接口。 2、柴油发电机房设一台100KW的柴油发电机,停电时能自动启动,并配一套无管网气体灭火FM200七氟丙烷系统。 六、系统接地:接地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七、安装要求: 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版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安装。 八、设计和安装施工均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执行。 消防要求: 1.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规范,进场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须进行防火培训及考核。 2. 设计上严格控制使用可燃材料,不可避免的均须进行阻燃处理: 3. 不破坏原有土建设计消防设计,不改动防火门,消防栓移位需符合消防规范。 4. 图纸经消防部门审核后,在施工过程中如有修改,必须报批。 设计图纸 另附 四川金盾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十月三十日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