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电信公司本地网滚动计划提纲.doc
本地规划提纲表格填写说明 1) 几个需强调的名词: 现有:指到2002年6月底截止的已投入运营的所有网络资源情况。 在建: 属于2001年计划项目,并已下达任务书,且在2002年底前已启动建设的新增网络容量情况。 扩容:指网络规划期(2003~2005年)内计划新增的网络容量情况。 已用:指到2002年6月底已有用户使用或上层业务网络已经使用的资源。 预计使用量是指规划期内各年度末的到达量。 对有些表格,用批注或表格中已解释某些名词的含义,以这些解释来填写。 2) 注意Word文档中的表格序号必须与Excel中表的编号一致。 3) 业务节点的名称建议统一以目标局为前缀,例如:广州电信大厦长途局以“电信大厦TS”表示。 4) 带(**)号的是可选编制部分。 由于编制匆忙,很多地方考虑不周,请大家多提意见以便修改。谢谢! 2002.6.20. ××省电信公司本地网滚动计划提纲 (2003~2005年) ××省电信公司 2002年XX月 (封面) ××省电信公司 ××市分公司网络发展滚动计划 (2003~2005年) 编制单位:XXXXXXX 2002年XX月 目 录 第一章概述1 1.1XX市经济发展概况1 1.1.1地理环境1 1.1.2经济情况1 1.1.3人口情况1 1.2上年电信发展回顾1 1.2.1上年发展概况1 1.2.2通信网发展概况1 1.2.3上年电信发展的基本经验1 1.2.4上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1.2.5对“2001年滚动计划”的跟踪2 第二章市场环境分析3 2.1本地整体电信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分析3 2.2本地电信分公司在整个市场中的发展目标或市场占有率3 第三章业务预测及发展规划4 3.1电信业务预测4 3.1.1电信业务收入预测4 3.1.2电信业务量预测4 3.1.3通信网能力指标4 3.1.4服务水平指标4 3.2本省各地市分公司主要业务量预测4 3.3电信新业务发展计划5 3.4网络元素出租业务5 3.4.1长途传输出租业务5 3.4.2同步及NO.7信令出租业务5 3.4.3本地传输出租业务5 3.5业务发展规划的思路5 第四章电话交换网发展规划6 4.1本地电话业务网6 4.1.1本地电话交换网(包括N-ISDN)6 4.1.2智能网7 4.1.3公用电话9 4.2长途交换网10 4.2.1长途交换网现状及存在问题10 4.2.2长途交换网发展规划11 4.3接口局建设11 4.3.1接口局近年建设设想11 4.3.2接口局发展规划12 4.4窄带接入网12 4.4.1窄带接入网现状及存在问题12 4.4.2窄带接入网发展规划13 4.5NO.7信令网14 4.5.1信令网的现状14 4.5.2七号信令网发展规划10 第五章数据及多媒体网发展规划10 5.1数据通信网发展规划10 5.1.1现状及存在问题10 5.1.2数据网市场分析与业务需求预测10 5.1.3数据通信网建设规划11 5.2多媒体网发展规划12 5.2.1现状及存在问题12 5.2.2数据网市场分析与业务需求预测13 5.2.3多媒体网发展规划13 5.2.4数据机房及数据设备配电规划16 第六章本地传输网发展规划17 6.1本地中继传输网络17 6.1.1现状及存在问题17 6.1.2业务预测21 6.1.3网络发展规划21 6.2本地接入传输网络23 6.2.1现状及存在问题23 6.2.2业务预测25 6.2.3接入传输网的发展规划25 6.3数字同步网发展规划27 6.3.1现状及存在问题27 6.3.2发展规划27 第七章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8 7.1土建设施28 7.1.1通信机楼28 7.1.2接入网设备间28 7.2管道28 7.2.1现状及存在问题28 7.2.2管道建设计划29 7.3基础电源29 7.4号码资源计划29 7.4.1本地网编号计划29 7.4.2№.7信令编号计划29 7.4.3IP地址规划30 第八章本地网支撑系统发展规划30 8.1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30 8.1.1本地信息网络平台30 8.1.2运营支撑系统31 8.1.3管理决策支持系统31 8.1.4内外部网站31 8.2本地网支撑系统发展规划31 8.2.1信息网络规划31 8.2.2支撑系统发展规划32 8.2.32003年支撑系统分系统投资明细表32 第九章工程及投资建设计划32 9.1电话交换网32 9.1.1本地交换网络32 9.1.2窄带接入网32 9.2本地数据网33 9.2.1基础数据通信网33 9.2.2IP城域网33 9.2.3宽带ATM33 9.2.4宽带接入网33 9.3传输网33 9.3.1本地中继传输设备建设计划33 9.3.2本地中继传输光缆建设计划33 9.3.3本地接入传输设备建设计划33 9.3.4本地接入传输光缆建设计划34 9.3.5数字同步网34 9.4基础设施34 9.4.1土建34 9.4.2本地管道建设计划34 9.4.3电源34 9.5本地网支撑系统35 9.6本地网络建设投资汇总35 第十章人力资源规划35 第十一章经济分析35 11.1计划预案的项目说明35 11.2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36 11.3企业及社会效益的分析36 11.4资金筹措36 表 1.1.11 XX市地理环境概况1 表 1.1.21 XX市经济情况预测1 表 1.1.31 XX市人口情况预测1 表 1.2.51电信行业市场分析3 表 3.1.11 电信业务收入指标预测4 表 3.1.21 电信业务量指标汇总表4 表 3.1.31 通信网能力指标汇总表4 表 3.1.41 服务水平指标汇总表4 表 3.1.41 主要业务各地市预测结果汇总表4 表 4.1.11 本地交换网络交换节点设备配置现状表6 表 4.1.12 端到端忙时话务流量现状表6 表 4.1.21本地网智能业务话务现状统计7 表 4.1.22省智能网独立SSP配置现状表8 表 4.1.23 本地智能网配置现状表8 表 4.1.31 公用电话发展现状表10 表 4.1.32 公用电话扩容计划表10 表 4.2.11 长途交换局设备配置表11 表 4.2.21 长长话务统计预测表11 表 4.2.22 长途交换机配置扩容表11 表 4.3.11 网间接口局设备容量配置现状表11 表 4.3.12 网间话务统计表12 表 4.3.21 网间接口局设备配置扩容表12 表 4.4.11 铜缆接入网现状13 表 4.4.21 接入网铜缆扩容表14 表 4.5.11 LSTP配置现状表14 表4.5.12 七号信令网现状表10 表 4.5.21 计划新增的信令链矩阵表10 表 4.5.22 LSTP扩容配置表10 表 5.1.21 基础数据DDN用户数预测11 表 5.1.22 基础数据FR用户数预测11 表 5.1.23 基础数据总用户数预测11 表 5.1.31 DDN/FR网络(NB)现状调查表11 表 5.1.32 DDN/FR网络(GDC)现状调查表12 表 5.1.33 DDN/FR网络端口扩容计划12 表 5.1.34 DDN/FR对传输电路的需求矩阵12 表 5.2.21 163 IP网络业务总量预测表13 表 5.2.22 宽带用户发展预测及分布13 表 5.2.31 多媒体窄带拨号时长预测以及分布14 表 5.2.32 窄带拨号接入服务器设备配置现状表14 表 5.2.33 窄带拨号接入服务器扩容计划表14 表 5.2.34 扩容后窄带拨号上网对市话、传输中继需求矩阵14 表 5.2.35 IP城域网节点设备现状14 表 5.2.36 IP城域网中继扩容需求15 表 5.2.37 承载ADSL 的ATM网络中继扩容需求15 表 5.2.38 IP城域网设备扩容需求15 表 5.2.39 宽带网的光纤需求15 表 5.2.310 宽带接入现状15 表 5.2.311 宽带接入网设备扩容表16 表 6.1.11 本地网中继传输设备与端口统计表17 表 6.1.12 本地网中继传输网络重要节点电路开放情况统计表**20 表 6.1.13 本地网中继光缆网络现状统计表20 表 6.1.21 各类业务对本地网2M中继传输端口的需求统计表21 表 6.1.22 各类业务对本地网155M中继传输端口的需求统计表21 表 6.1.23 本地网对中继传输光缆新增需求统计表21 表 6.1.31 本地网中继传输设备层2003年建设计划表22 表 6.1.32 2003年建设计划对2M中继传输端口利用率的影响22 表 6.1.33 2003年建设计划对155M中继传输端口利用率的影响22 表 6.1.34 2003年计划新建中继传输光缆统计表23 表 6.1.35 2003年计划新建中继传输光缆对纤芯利用率的影响23 表 6.2.11 本地网接入传输设备与端口统计表23 表 6.2.12 本地网接入光缆网络现状统计表24 表 6.2.13 本地网接入光节点的接入纤芯数统计表25 表 6.2.21 本地网接入传输层2M端口的需求统计表25 表 6.2.22 本地网接入传输层155M端口的需求统计表25 表 6.2.31 本地网接入传输设备层2003年建设计划表26 表 6.2.32 2003年建设计划对2M接入传输端口利用率的影响26 表 6.2.33 2003年建设计划对155M接入传输端口利用率的影响26 表 6.2.34 2003年计划新建接入光缆统计表27 表 6.3.11同步节点设备现状表27 表 6.3.21 BITS节点扩容计划表27 表 7.1.11 通信机楼现状调查28 表 7.2.11 管道现状调查表28 表 7.2.21 2003年管道建设计划表29 表 7.2.21 局所电源扩容表29 表 7.2.22 接入网电源扩容表29 表 7.4.11 电话号码使用情况表29 表 8.1.11信息网络现状表30 表 8.1.21营业系统现状31 表 8.1.22 计费账务系统现状31 表 8.1.23 客服系统现状31 表 8.1.24 网管系统现状31 表 8.1.31 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现状调查31 表 8.1.41 内外部网站现状调查31 表 8.2.31 分系统投资估算明细表32 表 9.1.11本地交换-投资估算表32 表 9.1.21窄带接入网设备扩容-投资估算33 表 9.1.22 接入网铜缆-投资估算33 表 9.2.11 基础数据通信网投资估算表33 表 9.2.21 IP城域网投资估算表33 表 9.2.31 宽带ATM-投资估算33 表 9.2.41 宽带接入网设备-投资估算33 表 9.3.11传输-SDH投资估算33 表 9.3.21传输-光缆投资估算33 表 9.3.31接入传输-投资估算33 表 9.3.41接入光缆-投资估算34 表 9.4.11同步网-投资计划34 表 9.5.11局所土建投资计划表34 表 9.5.12接入网设备间建设投资计划表34 表 9.3.51管道-投资估算34 表 9.5.21 局所电源建设投资计划表34 表 9.5.22 接入设备间电源投资估算表34 表 9.5.21本地网支撑系统建设投资估算汇总表35 表 9.5.21 网络建设投资估算汇总表35 图 4.1.11 本地电话网络拓扑现状图6 图 4.1.12规划期末本地电话网络拓扑图7 图 4.1.21 省智能网SSP汇接关系图8 图 4.1.22 本地智能网的网络结构现状8 图 4.3.11 接口局网络结构图12 图 4.4.21 接入网铜缆网结构图14 图 4.5.11 准直联七号信令网络图10 图 5.1.31 DDN/FR网络现状图12 图 5.1.32 分组网网络现状图12 图 5.2.31 窄带拨号上网中继直连现状14 图 5.2.32 IP城域网网络现状图14 图 5.2.33 ATM上行ADSL网络拓扑图14 图 6.1.11 __本地网2002年中继传输网络现状图18 图 6.1.12 __本地网2002年中继光缆网络现状图20 图 6.1.31 __本地网2005年中继传输网络规划图22 图 6.1.32 __本地网2003年中继传输网络规划图22 图 6.1.33 __本地网2005年中继光缆网络规划图22 图 6.1.34 __本地网2003年中继光缆网络规划图23 图 6.2.11 __本地网2002年接入传输网络现状图23 图 6.2.12 __本地网2002年接入光缆网络现状图25 图 6.2.31 __本地网2005年接入传输网络规划图26 图 6.2.32 __本地网2003年接入传输网络规划图26 图 6.2.33 __本地网2005年接入光缆网络规划图27 图 6.2.34 __本地网2003年接入光缆网络规划图27 图 6.3.11__本地网2002年数字同步网络现状图27 图 8.1.11DCN网(97网)网络的现状拓扑图30 图 8.1.12 企业网网络的现有拓扑图30 第一章 概述 1.1 XX市经济发展概况 本章主要描述当地的地理环境、行政区域及经济发展概况(现状及发展规划),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人口及社会经济指标,要有现状(2001年数据), 2002 、2003年预计数。 1.1.1 地理环境 表 1.1.11 XX市地理环境概况 1.1.2 经济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率;最好有所辖县、市分指标(**)。 表 1.1.21 XX市经济情况预测 1.1.3 人口情况 全市总人口指标;所辖县、市人口分指标(**)。 表 1.1.31 XX市人口情况预测 1.2 上年电信发展回顾 1.2.1 上年发展概况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并着重对2001年情况进行分析,基本以表格形式反映,文字可简略) l 业务发展 l 通信能力 l 投资及效益 1.2.2 通信网发展概况 从交换网、传输网、支撑网、智能网、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等方面叙述。 1.2.3 上年电信发展的基本经验 (根据本地电信发展情况提出几条经验) 1.2.4 上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5 对“2001年滚动计划”的跟踪 表1.2.5-1 2001年滚动计划跟踪 第二章 市场环境分析 2.1 本地整体电信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分析 依据本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全市的电信业务情况,可以用总体收入或用户数来衡量。并将电信业务细分,给出这些业务未来三年的发展预测。 表 1.2.51电信行业市场分析 2.2 本地电信分公司在整个市场中的发展目标或市场占有率 表2.3-1 本公司市场占有率 第三章 业务预测及发展规划 本章主要对电信业务进行预测,预测期为2002年~2005年。 3.1 电信业务预测 3.1.1 电信业务收入预测 表 3.1.11 电信业务收入指标预测 3.1.2 电信业务量预测 本节分别对长话业务量、本地电话用户数、公用电话数、数据通信用户数和宽带网用户数等进行预测,然后将预测结果列表表示。 表 3.1.21 电信业务量指标汇总表 3.1.3 通信网能力指标 表 3.1.31 通信网能力指标汇总表 3.1.4 服务水平指标 表 3.1.41 服务水平指标汇总表 3.2 本省各地市分公司主要业务量预测 表 3.1.41 主要业务各地市预测结果汇总表 3.3 电信新业务发展计划 本节主要对话音增值业务(包括来电显示、200号、语音邮箱、会议电视、Centrex、IP Phone等)、智能网业务和多媒体信息业务等进行规划。可通过市场调查、业务调查,了解目前开办的电信新业务的情况及发展前景,对话音增值业务、智能业务多媒体信息业务进行预测,研究如何拓展电信新业务。 3.4 网络元素出租业务 可从下面几种出租业务考虑: 3.4.1 长途传输出租业务 3.4.2 同步及NO.7信令出租业务 3.4.3 本地传输出租业务 向其它运营公司提供传输电路波长光纤等网络元素并制定相应的网络营销计划。 3.5 业务发展规划的思路 (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思考) l 重点解决巩固市场占有率和开辟新的业务收入来源 l 巩固本地长途电话业务,寻找新增长点,对IP电话业务带来的严峻挑战的考虑 l 加速发展数据多媒体业务,大力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源泉。 l 根据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的变化,积极地、有策略性地提供网络元素出租业务和其他出租业务,如话务量批发业务、IP出租等业务。 l 积极参与电信市场竞争,考虑开办新的电话业务。 第四章 电话交换网发展规划 4.1 本地电话业务网 4.1.1 本地电话交换网(包括N-ISDN) 4.1.1.1 现状及存在问题 l 对本地电话交换网的网络结构进行描述,并用图形来表示。 图 4.1.11 本地电话网络拓扑现状图 l 对本地电话网交换设备装机总容量、总的实装用户、每种交换机总容量及所占比例,给出简单描述,并填写相关表格4.1.1-1。 表 4.1.11 本地交换网络交换节点设备配置现状表 l 对现有话务量流量进行统计(填写EXCEL附表中的相关表格)。 表 4.1.12 端到端忙时话务流量现状表 l 对本地电话网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描述(可从网络结构、设备、网络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 l 目前本地网内N-ISDN网络 ? 简述目前发展N-ISDN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2 本地电话交换网发展规划 l 业务预测:将省公司市场部下达的各类指标分解到现有各区、各局;确定规划期本地网的总用户数、各区、各局的用户数(填写EXCEL附表4.1.1-3)。 l 根据以上业务预测数,确定各规划期局点数(可根据各区、各局的数目,进行调整),说明每个目标交换局的服务范围,和容量(填写EXCEL附表中的相关表格)。 表 4.1.13 本地交换用户预测表 表 4.1.14 各局交换扩容及容量设备配置表 表 4.1.15 交换扩容对传输电路的需求矩阵表 l 各规划期网络组织方案,用图形表示各规划期的网络结构。 图 4.1.12规划期末本地电话网络拓扑图 l 对主流交换机型的考虑有无变化? 4.1.2 智能网 4.1.2.1 智能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l 请给出本地网智能业务话务现状统计,填写表格4.1.2.-1。 表 4.1.21本地网智能业务话务现状统计 l 请用图形来表示省智能网各类业务的SSP(含综合和独立SSP)与本地交换局之间的汇接关系,包括200业务、主叫鉴权业务、就远入网业务等。并填写表格4.1.2.-2,描述省智能网独立SSP的现有容量。 图 4.1.21 省智能网SSP汇接关系图 表 4.1.22省智能网独立SSP配置现状表 l 本地智能网现状(由已建本地智能网的地区填写) 简单描述本地智能网提供的业务以及业务发展情况(如用户数、通话时长、通话次数等数据) 简单描述本地智能网的网络结构,包括SSP的汇接关系、信令连接方式等,并用图形表示。 图 4.1.22 本地智能网的网络结构现状 简单描述本地智能网设备SCP、SDP、SMP、SSP等的规模和容量、处理能力,填写表格4.1.2.-3,。 表 4.1.23 本地智能网配置现状表 l 针对智能网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现有的网络结构、智能网业务话务分析、接通率等方面。 4.1.2.2 智能网发展计划 l 业务预测 预测规划期内本地网中国家智能网业务、省内智能网业务、本地智能网业务(对已建本地智能网)的业务需求。 表 4.1.24智能业务发展预测表 l 省网SSP扩容及发展计划 根据预测结果并结合本地交换网络以及现有SSP现状,统筹考虑规划期内SSP的发展计划(采用与现有交换局综合或新建独立SSP的方式?若采取综合SSP,则说明与哪些局综合设置?),并明确规划期内SSP的扩容规模。 表 4.1.25 省智能网独立SSP节点扩容配置表 l 本地智能网建设计划 对已建本地智能网的地区:根据本地智能业务预测结果,考虑本地智能网(包括SCP、SSP等业务节点)是否需要扩容。 对尚未建设本地智能网的地区:规划期内有无开放本地智能业务的需求,若有,请分析业务市场和业务需求,并简述拟建智能网系统的方式及规模。 表 4.1.26 本地智能网扩容配置表 4.1.3 公用电话 4.1.3.1 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l 公用电话 2 本地公用电话发展历程、总体情况,包括开展的业务种类、规模、经济效益等; 2 2001年全年发展规模:卡式公话、人工代办、投币公话年末到达值、收入,本地公话普及率等。 2 全面、充分地反映阻碍本地公用电话(含IC卡)发展的不利因素(技术上、体制上、管理方面、具体实施等)。 2 目前本地卡式公话的主要机型及数量(可列表),并大概说明性能差的卡式公话数量(即维护困难及无法在技术上解决被盗打情况的话机) 2 其它运营商在当地经营公用电话的情况,请指出针对该情况当局所做出的应对措施。(如在其附近设立长话超市等) l 智能公话(对已试点的本地网) 2 智能公话的发展情况,与原卡式公话比较有何优缺点? 2 当局对发展智能公话的考虑 2 各服务区智能公话的到达数、单机产值(IC卡及总话费)情况。(可列表说明) l 200专用电话 2 200专用电话发展情况(当局在发展公用电话与200专用电话上有否考虑相互间的协调问题?若有,请说明) 表 4.1.31 公用电话发展现状表 表 4.1.32 公用电话扩容计划表 4.1.3.2 对规划期各年的预测 4.1.3.2.1 公用电话总量 2 按公用电话普及率的增长率预测 2 按电话主线及公用电话占电话主线比例预测 4.1.3.2.2 卡式电话数量: 2 按卡式公话增长率预测 2 按卡式占公话比重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列表表示 4.1.3.3 公话发展计划 提出规划期本地公话的计划发展方向(即发展何种类型公话为主),计划开展何新业务? 根据业务预测结果、公用电话发展的重点场所、业务需求情况,确定建设计划,主要集中在几大公共场所考虑(如可分别从建设密度及人口的普及率考虑): 2 主要道路公用电话的建设 2 小区公用电话的建设 2 室内公用电话的建设(如可考虑以200专用电话为主) 4.1.3.4 年度建设计划 4.2 长途交换网 4.2.1 长途交换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l 说明本地网内设置长途交换机数量、装机地点、长途交换机实装容量和装机容量的变化,填写附表4.2.1-1。(若现有情况与01年底比较没有变化,可不填写) 表 4.2.11 长途交换局设备配置表 l 说明在本地网中长途来、去话分别采用的组织方式。 l 描述存在的问题。 4.2.2 长途交换网发展规划 说明:若规划期内,需要对长途交换网进行改造,请按如下提纲阐述清楚并填写相关表格。若规划期里无需改造,则下面内容可以不写。 l 根据省公司市场部下达的长话业务指标计算规划期内的忙时话务量(见EXCEL附表)。 表 4.2.21 长长话务统计预测表 l 根据计算所得规划期内长话忙时话务量计算出所需长途设备容量。 l 对比规划期内所需设备容量及现有设备容量得出所需新增容量。 表 4.2.22 长途交换机配置扩容表 l 根据新增容量需求以及本地长途网现状及现有设备情况说明是采用新建、扩容还是替换的手段。 l 说明规划期内长市网络组织 4.3 接口局建设 4.3.1 接口局近年建设设想 l 说明本地网内设置接口局交换机数量、装机地点、接口局交换机实装容量、装机容量以及终局容量,并填写表格4.3.1-1。(说明:若现有情况与01年底比较没有变化,可不填写) 表 4.3.11 网间接口局设备容量配置现状表 l 各接口局交换机对网间结算业务量的分担情况,目前整个本地网的接口局忙时话务量(填写EXCEL附表中的相关表格)。 表 4.3.12 网间话务统计表 l 分来去话说明接口局与电信固定网内及其他运营商的网络组网方式(用图例说明) 图 4.3.11 接口局网络结构图 l 描述存在的问题 4.3.2 接口局发展规划 说明:若规划期内,需要对网间接口局进行改造,请按如下提纲阐述清楚并填写相关表格。若规划期里无需改造,则下面内容可以不写。 l 根据本地网中其他运营商的情况及其他的各方面情况得出未来几年的网间话务增长率并得出其相应所需的设备容量。 l 对比规划期内所需设备容量及现有设备容量得出所需新增容量。 l 根据新增容量需求以及本地接口局现状及现有设备情况说明是采用新建还是扩容的手段。 表 4.3.21 网间接口局设备配置扩容表 l 说明规划期内接口局对电信网内部的网络组织。 l 说明规划期内接口局对其他运营商的网络组织 4.4 窄带接入网 4.4.1 窄带接入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4.4.1.1 窄带接入网铜缆现状 请简单介绍窄带接入网铜缆现状,并按要求填写下表4.4.11: 表 4.4.11 铜缆接入网现状 4.4.1.2 接入网业务设备现状 1) 窄带有线接入 对现有窄带有线接入设备(含远端模块和V5接入设备)装机总容量、总的实装用户、每种接入设备总容量及所占比例,给出简单描述。并根据要求填写下表4.4.12: 表 4.4.12窄带有线接入现状 2) 无线接入网现状 请简单描述本地网内线接入网的现状,根据要求填写下表,包括PHS、450M和窄带CDMA系统的使用情况:,并根据要求填写表4.4.13 表 4.4.13 无线接入现状 4.4.1.3 存在问题 描述用户接入网存在的问题: l 网络结构、容量 l 接入网设备、设备利用率 l 铜缆、光缆 l 维护 4.4.2 窄带接入网发展规划 4.4.2.1 铜缆接入网规划 l 着重说明铜缆接入网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怎么样调整网络结构,说明调整方案的理由。 l 铜缆接入网设备选择。 l 对于“户线工程”完成比较好的城市,对原有的铜线资源如何合理利用。 l 图示建设期末可实现的接入网铜缆网络结构。 图 4.4.21 接入网铜缆网结构图 (注明各级铜缆的组网方式,并标明节点位置以及每一段铜缆的起始、终止节点,长度,现有、在建、已用的铜线对数) 表 4.4.21 接入网铜缆扩容表 4.4.2.2 接入网业务设备的规划 4.4.2.2.1 窄带有线接入网规划 根据业务需求,以电话业务为主的窄带接入应如何选择合适的接入设备,继续加快话音业务的发展。 根据省局实施数据业务综合接入的要求,接入网的规划必须考虑数据业务接入的需要,明确窄带综合接入设备接入数据业务的策略和思路。 表 4.4.22 窄带接入网设备扩容表 4.4.2.2.2 无线接入网规划 对于无线接入规划,应先根据我省无线接入网的有关技术原则,明确本地区有哪些地方适宜采用无线接入方式,是否适当发展等。 4.5 NO.7信令网 4.5.1 信令网的现状 表 4.5.11 LSTP配置现状表 表4.5.12 七号信令网现状表 l 本地网内准直联七号信令网络图 图 4.5.11 准直联七号信令网络图 l 直联及准直联信令链路的设置情况 l 信令网存在的问题 4.5.2 七号信令网发展规划 l 预测规划期内本地网中的七号信令链路的需求 l 根据预测结果并结合全省信令网改造工程的开展明确规划期内各信令点开设准直联信令链路的数量 表 4.5.21 计划新增的信令链矩阵表 l 根据各信令点的需求得出本地网中对LSTP设备容量的需求 表 4.5.22 LSTP扩容配置表 l 2Mb/s高速信令链路以及多信令点编码的采用 由于某些业务(如智能网业务、网间互联互通业务等)发展非常迅速,本地网的SSP、网关局等对七号信令的需求可能会超出No.7信令网的负荷能力。为了解决No.7信令网负荷能力的问题,目前有两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1) 采用G.703的2Mbit/s高速信令链路 2) 采用多信令点编码 各个本地网根据各自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五章 数据及多媒体网发展规划 5.1 数据通信网发展规划 5.1.1 现状及存在问题 主要叙述当前各数据网的网络现状(端口使用情况等,只需概括性的数据描述)、用户情况以及2002年计划完成的网络建设和预计用户的发展情况(否则对建设规划出入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5.1.2 数据网市场分析与业务需求预测 5.1.2.1 市场潜力分析(**) 调查了解本地市的企业单位的情况,诸如:数目、规模、行业特点、产值等;了解个人的情况,诸如:家庭消费水平、个人文化程度、电脑使用情况等;根据新技术、新应用等的发展情况得出潜在的用户数目;再根据现状、历史数据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确定发展率的曲线,进一步确定各个阶段可发展的具体用户数。 基础网用户主要针对企业等机构进行分析,确定数据网的电路租用的需求量,以用户户数、用户需求带宽以及距离(可分为出本地和本地)等指标表示。 有条件的地市局可以开展有关方面的市场抽样调查。 5.1.2.2 市场业务分析、预测和分布 由于基础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进行预测。2002年的业务数据以月为单位,预测当年的业务数据;对明年即2003年的预测,结合月增长率情况,逐月预测,得出全年的业务预测数;2004年,则可以以年为单位进行全年预测即可。预测同样按基础带宽租用业务和多媒体通信业务两大类型,分别预测: l 基础网业务 基础网主要包括分组、DDN、FR、ATM等,预测可只对DDN和FR进行。基础网业务以用户数和平均带宽为主要指标进行预测,同时希望将基础数据业务进一步分解到各数据目标局。如果有各数据目标局用户的历史数,则可以通过时间序列预测未来的用户数。如果没有历史数据,则可根据现状的用户比例,对总数进行摊分。各数据目标局的DDN、FR业务用户数据可统一计算,不作细分;为了准确反映用户使用带宽情况,要列出各个速率区间的用户数;具体数据在Excel附表中的“2003年端口扩容规划”工作表中填写,下表是各基础网总用户数的预测结果: 表 5.1.21 基础数据DDN用户数预测 表 5.1.22 基础数据FR用户数预测 表 5.1.23 基础数据总用户数预测 5.1.3 数据通信网建设规划 根据对基础网用户预测和信息网用户预测,分别规划基础网和信息网网络。 基础网的规划中,对原分组交换网主要加以充分利用;对于本地DDN/FR网络,根据DDN网和FR网的用户预测综合规划,并根据不同速率需求的用户预测,规划2003年具体的扩容建设,以满足2003年用户的需求。 5.1.3.1 DDN/FR网 5.1.3.2 ◆现状描述 进行相关资源调查,包括每个数据目标局的各种类型的接口卡(包括用户卡和中继卡)的数量、空槽位、每个卡上的端口使用情况;应对现有和在建的分别进行统计。具体表格如下: 表 5.1.31 DDN/FR网络(NB)现状调查表 表 5.1.32 DDN/FR网络(GDC)现状调查表 画出网络的现有拓扑图如下: 图 5.1.31 DDN/FR网络现状图 (注:要求标明中继电路的速率) 5.1.3.3 ◆网络规划建设 各本地网根据本地业务预测、用户情况和端口情况(包括已用端口、在建端口、端口使用情况),规划各数据目标局的用户端口应如何扩容(见表5.1.33),充分考虑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端口利用率。另外,通过分析网络现有结构,确定网络是否需要调整,并按用户端口的一定比例扩容中继端口数(此比例可参照现有网络中两类端口的比例,并作一定的调整),依据中继端口的增长率相应提出对中继传输电路的需求(见表5.1.34)。 表 5.1.33 DDN/FR网络端口扩容计划 表 5.1.34 DDN/FR对传输电路的需求矩阵 5.1.3.4 分组交换数据网(不是重点项目) 5.1.3.5 ◆现状描述 描述分组网的网络情况和资源利用情况,可用图表表示。 图 5.1.32 分组网网络现状图 (注:要求标明中继电路的速率) 5.1.3.6 ◆网络规划建设 分组交换网不再进行扩容建设,根据业务预测,规划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主线。 5.2 多媒体网发展规划 5.2.1 现状及存在问题 主要叙述当前各数据网的网络现状(端口使用情况等,只需概括性的数据描述)、用户情况以及2002年计划完成的网络建设和预计用户的发展情况(否则对建设规划出入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5.2.2 数据网市场分析与业务需求预测 5.2.2.1 市场潜力分析(**) 调查了解本地市的企业单位的情况,诸如:数目、规模、行业特点、产值等;了解个人的情况,诸如:家庭消费水平、个人文化程度、电脑使用情况等;根据新技术、新应用等的发展情况得出潜在的用户数目;再根据现状、历史数据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确定发展率的曲线,进一步确定各个阶段可发展的具体用户数。 信息网用户主要针对企业机构和个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