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草行业 变革趋势之我见,主讲人:廖天亮 2004年7月云南,最新消息,全国烟草行业局长经理座谈会正在上海召开 姜成康局长演讲的题目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 对外公布的数据,上半年累计实现工商税利超过1000亿元,到达2002年全年水平 目前烟厂数目80家左右,卷烟生产牌号374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08个 全国焦油含量平均每支13.5毫克 实行电话订货的零售户达到总数的60%以上,姜成康提出的问题,坚持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 推动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 改进商业模式:落实三个满意 营造体制环境:保持适度竞争,姜成康提出问题中的若干观点,卷烟产品结构调整速度偏快,五类烟比例已下降到10.58%,造成严重紧缺 攀比增长速度,增长过快,难以为继 增强重点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不能简单取消企业法人资格 联合重组是资源有效整合,关键是品牌整合,否则就流于形式 降焦与香气矛盾,工艺水平提高和烟叶利用率,加香技术,设备辅料配套保障等,不取得重大突破,中式卷烟就是空话,姜成康提出问题中的若干观点,流通环节要为培育品牌服务 百牌号目录进一步精简一二类,鼓励低档烟生产 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卷烟合理批零差率问题 新型工商关系的建立:互动、互信、双赢 总公司、省局省公司加大市场监管和资产监管力度,姜成康提出的下半年工作要点,烟叶生产和收购工作不能放松 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总量控制;卷烟经营各环节的合理利差;品牌整合;成本控制 深入推进整顿规范工作 依法行政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进步 领导班子和职工队伍建设,烟草业基本结构,市场 竞争 主体,市场 竞争 主体,,,烟草业基本情况,3600万箱市场容量,1500万亩烟叶种植,370个品牌,80多个烟厂,50多万职工,300多个分公司,33个省公司,17个省级工业公司,一个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司,6个二级直属公司,2003年1650亿,2004年2000亿以上,上半年利润285亿,烟草行业现状,烟草行业是一家,但不是真正的一家 总体实力很强,但竞争力分散严重,利润率偏低 一种不算复杂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因为专卖国家垄断造成管理机器庞大,机构繁多 垄断是阻碍竞争的,但垄断只是挡住了进入者,但内部竞争是激烈的,甚至是无序的,行业改革的动因和目的,国外竞争力量的加入打破自给自足的格局 外国竞争者的竞争优势:规模、科技、管理、品牌 行业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外来竞争,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竞争力,从行业或者国家层面上讲,竞争力就是生产力,每单位劳动与资本的产出价值,它是由产品的质量、性能以及生产效率决定。人力资源的生产力决定员工薪资,资本的生产力则表现为投资回报的多寡 竞争力钻石体系:生产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状态,中国的现状,生产要素不均衡,但总体过剩 市场需求稳定,世界最大 支援产业正在发展,尚未形成真正的气候,原因是烟草业自身的分散 从钻石体系中看,我们缺的是第四项:战略短视,结构重复浪费,同业竞争无序 总体看中国烟草业是有竞争优势的,何谓竞争主体,行业特色的称谓,因为有太多的主体 功能界定的权宜之计,相对于管理而言 竞争主体的基本特点: 生产、经营链条上的直接参与者 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 主体与其他主体的连接是多元立体而非线性 必须拥有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市场竞争主体,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上的主力军 实现国家利益的主要阵地 行业改革的重点部位 最需要智慧、创新、学习的企业 生死存亡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法人机构 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卷烟企业——品牌核心 分公司——渠道有效性为核心,卷烟企业存在的问题,高端品牌拥挤不堪,品牌竞争不成系统 品牌众多,模仿成风,缺乏独特性 科技、包装等同质化 单品牌市场份额普遍偏小 品牌拓展乏术 生产规模不大,成本普遍偏高 科技开发能力分散,卷烟企业的改革方向,联合重组——资源配置和优化 大品牌培育——卷烟企业生存的基础 大企业成长——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成本、规模、科技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卷烟企业的三个阵营,第一阵营,品牌、规模、效益处于前列的旗舰企业,主要是红塔、上海、昆明、长沙等 第二阵营,较强区域性品牌或全国性品牌,规模较大,效益不错的绩优企业,如宁波、常德、武烟、南京等,数量较多 第三阵营,产量50万箱以下,没有形成强势品牌的企业,三个阵营的现状,第一阵营的企业充分利用政策的倾斜,动作较大,野心勃勃,是联合重组的主动力量 第二阵营的企业危机感不强,但困惑感较多,动作相对迟缓 第三阵营企业知道去日不多,视觉醒迟早采取了相应的行动,是联合重组中活跃的力量,也是第一阵营目前的主要目标,三个阵营的选择,第一阵营,抓住机会,择优迎娶,但要注意择偶标准,就是坚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不能囫囵吞枣,盲目追求扩张 第二阵营,主动出击,发难第三阵营,同时在第二阵营中结盟,形成新的第一阵营,成为行业变革的大黑马,或者投向第一阵营,作大企业的一部分 第三阵营,乔装打扮,提升价值,保留核心价值,争取职工权益,生产集团形成过程中可参考簇群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享誉全球 但波特的国家竞争力理论,地理位置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理论,产业族群理论对烟草业更为有用 波特是不少国家和州的管理顾问,对于政府的主要建议就是簇群理论和国家竞争力,醋、群理论,集群理论,在一个领域,竞争与合作并存,且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有相互关联性的生产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 强调企业群之间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簇群思想的意义,传统视角:从公司、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突出企业群组的一致性,而忽略了企业群的生态环境 簇群视角:比产业大,关注厂商和产业之间的联结点、互补性、技术的溢出效果。 产业簇群在向相关企业和供应商、政府及其他重要机构之间,提供了一个有效率的对话空间,簇群形成的要素的区别,自然资源导向型。天赋的不可替代,或者通过人为因素可以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成为某些产业簇群形成的基础。如古巴的雪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奶制品产业 政策导向型。众多企业努力和政府政策导向形成。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航空簇群,保险簇群,簇群理论对卷烟企业改革的启发,站在比行业更高的高度看问题 行业政策制定时,可以在自然资源型和政策导向型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寻找最适宜的产业簇群地点 地方政府制定政策时,不再局限在支柱产业的概念之上,而应从企业生态群的角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卷烟企业从周边生存环境考量自己的未来战略,竞争主体分公司:优势,掌握市场资源,并且是当地独家经营者 利润空间大,生存压力很小 多年的计划经济形成的沉淀成本积累了相当的资产基础,竞争主体分公司:不足,市场经济经验普遍不够 受制于省公司,不能完全随市场而动 网络运行成本偏高,平均在8-10% 效率不高,人浮于事 双轨制人事政策影响人才的使用 各自为政,没有协同效应 威胁:失去政策保护时的可替代性,发展方向,近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成为真正的商业经营者;争取更多作为主体的主动权;围绕市场选择品牌并与工业形成联盟;通过沉淀成本,增强竞争后劲;控制运行成本,增强竞争力;以效率为核心的服务改进(商业的竞争实质就是成本和服务,网建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 长期: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根据市场分布形成跨地区商业企业或者集团,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与经销商和零售户的谈判能力和服务水平。主体地位削弱,执行功能加强 商业改革的步伐还没有完全迈开,新的工商关系是新的课题,问题会越来越多,改革会越来越近,共同目标:品牌培育,卷烟企业——品牌核心;分公司——渠道有效性为核心 卷烟企业是生产培育品牌的核心力量,销售渠道是培育品牌的主阵地,建立新型的工商关系,也将从品牌培育作为起点 品牌整合近期目标:整合压缩卷烟牌号的重点是非名优卷烟品牌的一类烟和低档卷烟。确保非名优烟品牌的一类卷烟今年开始逐步退出市场,力争三年内把全国五类卷烟统一到5-8个牌号。确保2004年全国生产卷烟牌号要压缩120个左右。,竞争力之所在,企业表现的评价首先要看在一个产业中所有竞争者的平均表现,然后看某个公司的表现与产业平均值的比较。 竞争者众单一的同时竞争者众多是中国烟草业的特色。孤立地看中国烟草业,是很强势的产业和不弱的企业,但放在全球烟草业的背景下来看,里平均值差距很远 烟草业的改革是对国内竞争者进行调整,调整的重要手段就是资源整合和优化,这也是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的根本。市场竞争主体是三大战略得以实现的载体。 在竞争主体之外,还有其他机构和辅助要素,也将随着竞争主体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零售终端——零售户特点,烟草业与市场的连接通道 介于行业边沿地带 零散没有组织,大小实力规模诚信参差不起 最大的诉求点是利差 最容易和最可能因为利益而易主 分公司和烟厂都很关心和依赖的群体 争取到了他们就争取到了市场 他们是改革的受益者,如果遵纪守法的话,零售户发展方向,类型差异更加明显:超市,加盟店,烟摊,商店,专卖店 不同类型零售户会形成不同的服务要求,与烟草公司的谈判能力会提高 总体数量会变少,质量会提高 维权意识增强,与分公司在和谐相处的同时,矛盾也会增加,工业公司的发展问题,工商分离的过渡性步骤,行政区划色彩制约了他们在行业改革中的战略作用 可能成为区域集团或者产业簇群形成的推动者 未来的结局很不一样,关键看现在的作为和机会 认识到自己的实质地位,可能会更明确自己的战略选择 工业公司如果一定要存在,也会向区域集团或机构发展,成为管理、监督或者资产管理机构,省公司的发展问题,典型的行政区划形成的管理机构 目前的职能是主要是商业和专卖管理 未来的趋势是变成国家局的派出机构得到进一步的简化 或者成为区域性商业集团的发起者,但必须以转变职能和观念开始,其他相关分支的发展问题,国家局在变革过程中,行政管理职能会进一步强化,但从长远看,弱化是必然的,或者并入其它部委,或者权限止于政策制定和监督,象民航总局 烟叶生产逐步向基地化发展;形成3-5个主要的适宜产区;科技含量更高,可控性更强;降害永远是个方向;烟草技术突破应该在烟叶方面(如中式卷烟) 烟机辅料则形成与卷烟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产业簇群中不可或缺的生物成分,未来会怎样?,外烟占据10-20%的份额 中国3-5个大型制造集团或企业 100个入围销售的卷烟品牌,20个左右高端细分市场品牌,5-10个左右200万箱产量的中档烟品牌;5-8个全国性或区域性低端品牌 形成产权为纽带的商业集团或者联盟为纽带的商业联合会 烟草职工会比现在减少20%-50% 用人制度会打破铁饭碗,我们怎么办?,洗牌:洗品牌,洗企业,洗人 眼光、知识、技能永远不朽 写作是学习智慧、完善智慧、应用智慧的重要方法 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谢谢! 欢迎提问,联系方法: 廖天亮
[email protected] 010-63432506,1390115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