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软件工程_可行性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学院 软件学院姓名 学号 130811751.引言1.1 编写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将教务管理从人工管理方式转变成为计算机软件控制,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巨大优点。如今,教务管理系统已成为日常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软件,可对学生信息、选修课程、科目成绩进行各方面的管理,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修改手段。鉴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目前使用的教务管理网站由于技术老旧且疏于管理,访问速度慢、运行不稳定,并且频繁遭到恶意攻击,现筹划开发一教务管理软件以替代当前使用的系统,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方用户的需求。1.2 项目背景项目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项目提出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项目开发者:**开发小组用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 定义IDE Integrated Development,集成开发环境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种数据库建立联系,进行沟通。Eclipse ,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1.4 参考资料《软件工程》弗里格 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05 出版)《软件工程经济学》 赵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09 出版)本可项目行性分析报告采用的是 GB8567—88 软件设计文档国家标准。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 要求主要功能:教师可对学生资料、成绩以及所选课程进行修改管理;学生可通过查询获取自身成绩,自主选择相关课程;教务处统管所有学生、教师相关信息。性能要求:所有数据实时更新保持同步,且定时备份。输出要求:简单、快捷、实时。输入要求: 及时的修改和更新学生的信息。安全与保密要求:系统本身配备一定的安全机制,保证各项数据的完整、正确。每类用户进入系统时,均需输入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教师有权对学生所选课程、科目成绩进行修改;学生有权对选修课程进行修改;教务处管理方有权对学生信息、所学课程、科目成绩进行管理、修改,有权公布各类新闻信息。完成期限:2010 年 10 月 1 日 至 2010 年 12 月 1 日2.2 目标 本系统目标在于提高上传、查询成绩的效率,增加系统同时可容纳人数。方便教师对学生成绩的上传、修改、管理等工作;方便学生对各项科目成绩的查询,安排各个选修课程;同时使学校能够统筹教学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教学工作进行安排规划。着重提高系统安全性,保证学生各项信息的完整、正确。节省更多的人力与设备费用,让教学管理成为一项很直接人性化的管理。2.3 条件、假定和限制运行环境:兼容当前主流操作系统 Windows 98/2000/XP/Vista/7,与 Windos office 软件高度兼容,可进行文件、数据的互传。硬件环境:奔腾 4 以上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开发环境:SQL Server 、eclipse3.3 等该系统的预期寿命为 5 年最早投入运行的时间为 2011 年 1 月 1 日。2.4 可行性研究方法通过对现运行的教学系统进行用户调查以了解用户对该系统的意见与建议,全面分析该系统的各项性能,与所建议的系统进行对比。运用加权的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2.5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对本系统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为系统性能,旧系统对于学籍成绩管理各项功能都已实现,但是该系统在运行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运行速度、容纳人数、实际操作方式,均令人不甚满意。基于此现状,筹划开发新的教学系统,在费用尽可能减少、开发时间尽可能缩短的基础上,优化系统性能,满足各方用户的需求。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效益 > 成本。技术可行:现有技术可完全承担开发任务。操作可行:软件能被原有工作人员快速接受。软件可行:软件能够胜任工作是的要求。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1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教师登陆,可上传、修改、管理学生成绩,查询学生选课情况。学生登录,可查询自身信息,查询各科目成绩,修改学修课程。学校登陆,可查询、管理所有信息。3.2 工作负荷当前系统负担全校 20000 余名教师、学生的日常教务管理工作,包括学生信息的管理,教师信息的管理,课程的安排,成绩的上传、修改、管理,选修课程的预定、修改、管理等。3.3 费用支出由于当前系统老旧,性能不稳定,要求较多的人力,须同时配备 4 位管理员,每人每月工资为 2000 元:2000*4*12=96000 元/年。当前系统需要大型服务器,占地、空间、耗电量都非常大:20000 元/年。由于当前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较差,每年用于解决系统出错的耗费:5000 元/年。3.4 人员当前系统需要 4 位管理员,对其专业技术要求并不高,只要熟悉基本的电脑操作即可。3.5 设备一台服务器,两台 PC 机。3.6 局限性由于当前系统开发技术过于老旧,稳定性、安全性能尤为不佳,致使系统频繁遭遇恶意攻击。且用户在使用系统时,普遍反映系统响应过慢,操作冗繁,运行效率很低。由此分析得出,需要开发新的教务系统。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4.1 对系统的简要描述将原本基于网站的教务系统独立成为一个联网软件,在软件中实现教务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4.2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数据库中统筹管理所有数据,根据登陆用户的身份不同,提供不同的权职。教师登陆后,可访问数据库查看自身信息、所授课程、学生信息及其成绩等信息;可上传、修改学生成绩,登记学生考勤记载,更新数据库。学生登录后,可访问数据库查看自身信息,各科目成绩,可根据情况选择选修课程。学校登陆后,可查看所有信息,可统筹安排教室、安排本学期开设课程等等。流程示意图见下:图 1 教学管理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模块结构见下:图 2 学生档案学生档案学号年纪学院 籍贯 民族 姓名图 2 学生档案学生课程操作系统 算法设计 软件工程 大学物理成绩 成绩 成绩 成绩图 3 学生课程4.3 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新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数据库的支持,使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与数据管理技术,使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地改善。数据库结构见下:教师档案姓名 性别 学院 籍贯 民族图 4 教师档案采用友好的用户界面,系统界面实现直观易懂,用户无须培训即可使用,且美观大方,同时增强实用性,增加功能如:快捷方式、教师档案数据库学生信息选修课程科目成绩图 5 数据库结构